《童年的梦》《明姑娘》以及一大批音乐,让他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喻户晓。
在外人看来,他是一名待遇优渥的作曲家,但在他自己看来却是碌碌无为。因为当时在内地搞音乐创作受到很大限制,大部分作品都是索然无味地重复,这对于在音乐上由艺术追求的胡伟立来说痛苦不堪,他想要改变、想要突破。
而当时香港被称为东方好莱坞,影视行业空前繁荣,自由的创作环境让他心驰神往。在追求心底的梦,年纪五十岁的他鼓起勇气放弃所有成就,只身前往香港。
语言不通、文化差异,说到香港的胡伟立面对琳琅满目的繁华,一时间手足无措,但为了生计,他开始利用自己的特长工作,教钢琴伴奏。
他参加演出,凡是与音乐有关的,他都乐此不疲。仅三个月的时间,胡伟立就凭借自己出众的才华成功打入tvb。然而当时的tvb虽然影视作品空前繁荣,但多数影视配乐却始终依靠有版权的成品音乐几百张固定唱片翻来覆去的使用,不仅观众说声一片,内部人员更是忧心忡忡。
为了改变现状,胡伟立自费买了一套设备,开始自主创作原创配乐和新设备,按钮繁多就全是英文,想到请教同事却没人愿意搭理他,甚至还有点嫌弃。一气之下,他便自己对照英汉字典连估带猜,自己研究。
不仅解决了设备问题,还创作出了五十多部电视剧的配乐,凭一己之力终结了tvb多年来没有原创配乐的尴尬局面,硬生生把罗大佑、杜琪峰写成了自己最忠实的粉。然而真正让胡伟立初露锋芒的却是一九九零年。
一九九零年,导演杜琪峰邀请胡伟立为刘德华演唱的电影主题歌谱曲,这对于胡伟力来说是机会,也是难题。当时的刘德华演技无可挑剔,但唱功却平平无奇。
为了找到合适他音乐的歌曲,胡伟立听完了刘德华所有作品后,反复分析,得出刘德华的音域比较狭窄,但他的音色辨识度很高,浑厚且富有磁性。
最终针对他的特色和音域,融入京剧、加入二胡元素,完成了主题曲。可刘德华听过小样之后,想把二胡的声音去掉,没想到胡伟立直接对他说:如果要就必须加这个二胡,二胡配乐是这首歌曲的精髓,如果去掉就不要唱了。束手无措刘德华只能妥协。
电影上映后,这首歌直接轰动了整个香港乐团,一时间整个香港都在传唱。而这首歌不仅让刘德华跻身天王,也打出了胡伟立的金字招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转身进入流行乐坛时,没想到他却继续投入到了影视配乐中。
别人不理解写歌既轻松又赚钱,何必去做繁杂劳累的影视配乐。胡伟立则笑着说: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想重复,无意迎合,众多知名影视导演听说后纷纷找上门来合作,而他最心仪的导演就是徐克,但同时最难缠的也是他。
一九九二年,徐克找他做《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的配乐,而此时距离电影上映仅剩三天。在他看来,素未平生的徐克能把如此新的的工作交给自己是莫大的信任。相比出大价钱买他的作品,徐克更让他感觉到尊重和欣赏。
已经五十六岁的他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硬是交出了让徐克满意的答卷。东方不败如期上映,徐克听后什么话都没有说,只对他竖起了大拇指。之后的《铁马骝》《狮王争霸》徐克将一部又一部新的的电影都交给他去配乐。
这份信任让胡伟立深受感动,相惜之情油然而生。为了全神经给徐克电影配乐,再三思量后,他决定离开效力七年之久的tvb,开始他把自己创作的配乐以每一年不到十块钱的稿酬象征性地卖给了tvb。
徐克彻底被胡伟立的才华和人品所消息,又邀请他为黄飞鸿四配乐,自己也掺和了进来。多年后,徐克说:我和胡伟立的合作是与黄沾也难达到的境界。然而对于胡伟立来说,比徐克更难对付的是周星驰。
每每谈到周星驰,高才如胡伟立也会心生恐惧,他说为周星驰电影配乐差点被玩伤。与电影中的夸张、搞怪不同,片场的周星驰总是沉默寡言,但他的大脑常常掀起滔天巨浪,时不时就飞出一个天才的想法。
周星驰的怪和临场发挥成就了很多经典,但这种即兴表演也严重影响了配乐。因为按照电影的工艺流程,应该是先做出音乐,然后演员按照音乐的节奏去执行。
结果到了周星驰这里却是恰恰相反,先是乱打一通,再要求配上音乐,可想胡伟立压力有多大,但是面对这种情况他也是拒绝,可眼看电影就要上映,束手无措之下只能硬着头皮接了下来,他反复观摩、思考、逐格分析、冥思苦想了一夜后,最终完成了那段奔放不羁的。
动感的打击乐与星爷的念白配合的天衣无缝,简直能让人获得腾云驾雾的快感,成为了最令影迷津津乐道的情节。之后的《审伤官》《鹿鼎记》等诸多配乐皆出自胡伟立之手,黄霑都佩服地说能写出那么多有京味的歌,原以为是个后生,没想到跟我一样是个小老头。
从一九八六年到一九九七年十年间,胡伟立为众多影视剧配了五百多首曲子,几乎整整一个时代的所有经典中都有胡伟立的声音。也可以说没有他,那些经典武侠电影就不配经典二字。
然而就在他事业达到顶峰时,一九九七年,六十岁的胡伟立选择退出江湖,在编排完龙的传人庆祝香港回归后,打算离开香港安享晚年。临走前黄霑、徐克对他说:老兄弟,现在正是顺风顺水的时候,何必要走呢?
胡伟立爆笑笑说:这几年拼得太狠,身体不行了,也给后生们留一些机会。说完便潇洒离去。时隔多年,徐克翻拍龙门客栈,由于黄霑、顾嘉辉的相继后离世,香港的配乐人才早已寥寥无几。
百般束手无措之下,徐克再度想到了老朋友胡伟立,他说:老兄弟,帮我配一首龙门飞甲吧。而此时已经七十五岁的他欣然答应重出江湖。
从十二岁站上舞台开始到白发苍苍之年的孜孜不倦。胡伟立的一生从来没有离开过音乐,音乐就是他的江湖,如果说黄霑是用词说江湖,那胡伟立就是用曲奏江湖,他让武侠电影有了灵魂,让电影配乐凝练出美感,从tvb到港片几乎留下了他的全部足迹,十年一觉香港梦,赢得一代宗师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