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长廊,是一个恐龙模型大厅,里面立了鸭嘴龙、镰刀龙和剑背龙三个模型,这三只虽然是恐龙时期相对比较有辨识度的恐龙,但是却不能代表綦江的恐龙。綦江最出名的恐龙应该是以“綦江”为名的,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加拿大艾伯塔大学古生物学团队共同发现了的一个恐龙新属新种“果壳綦江龙”。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个果壳綦江龙却藏有很多秘密,比如四肢始终没有找到、还没成年就死去、头和颈部相连很罕见等等,也只有等科学家们慢慢研究了。

之前说到綦江最出名的是恐龙足迹,不了解化石的人会有一种误解,就是觉得恐龙骨骼化石才是珍品,足迹只不过是恐龙踩出来的痕迹,无关紧要。其实不然,恐龙足迹本身也是化石,还有着恐龙骨骼化石无法代替的作用,骨骼化石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恐龙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展现“静”的一面,而足迹化石保存的却是恐龙“动”的一面,不仅能反映恐龙日常的生活习性和行为方式,还能解释恐龙与其环境的关系等等,是研究恐龙必不可少的材料。

还有一种误解就是:那个时候的恐龙又不穿“鞋”,每天都在踩,足迹也就到处都是。其实也不然,在一般的情况下动物的脚印很难被保存下来,即便踩下了印痕,通常也会因为自然作用很快消失,更重要的是印有脚印的层面要适时地被外来的沉积物所覆盖,过早或过晚都不能形成足迹化石,相较之下比较坚硬的骨骼则更容易被保存下来,因此已发现的恐龙脚印化石并不是很多,甚至可以说是稀少,而骨骼化石则普遍的多。

目前恐龙足迹化石一般分为正型与负型两种,正型保存在岩层正面,这种足迹一般下凹,即恐龙踩下的脚印本身,负型则保存在岩层的底面向外凸出,又根据两者混合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五类,而綦江这五种足迹化石都能看到,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保留有全部恐龙足迹类型的地方,虽然博物馆里面只有照片,也能够一窥它的神奇。

在出口处还有一个恐龙模型,正好在走廊尽头,远远望去还有一种电影《博物馆之夜》的感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这层多作停留。

唯一,以展示僚人文化为特色的博物馆

博物馆的第三层是历史文化展厅,讲述了綦江的历史与文化。綦江历史悠久,在先秦时期便已出现,那个时候的綦江属于巴国,而在秦汉时期则为巴郡江州县地,不过直至2011年12月26日,重庆市綦江区才正式挂牌成立,算是“旧地新名”。

正是因为綦江区历史悠久,在博物馆之中可以看到很多展展陈,馆藏文物共计8129件,其中不乏精美的展品。此外,綦江还有灿烂的民族文化,是重庆市杂散居少数民族分布重点地区之一。截止到2011年底,綦江区共有苗、彝、回、满、壮、白、藏、侗、傣、蒙古、纳西、土家、布依、高山、仡佬等35个少数民族,博物馆中自然少不了对他们的记载,这便是僚人文化。

所谓“僚人”,有些地方叫也叫做“獠”,不过这不是单一的民族,其实是中国古代活跃于川渝、广西、贵州、云南等南方民族的一大群体的总称,包括今天的壮族、傣族等等都可能涵盖其中,但关于他们的历史记述却极为有限,而博物馆中则对其做了较为详细的记载,是国内唯一以展示僚人文化为特色的博物馆,还与中国僚学研究中心合署办公,共同研究僚人文化,期待有一天能解开这个古老族群的神秘面纱。

不仅如此,这里还是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普教育基地及同济大学历史建筑保护中心西南实验基地,这里不仅能了解到綦江的人文历史,更能感受綦江的民俗风貌,在开始綦江旅行之前不妨到这里看看,神秘的恐龙及僚人文化一定会让你觉得获益匪浅,感受不一样的“三养綦江”。

图/文 由旅游狂魔夏夏夏 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关于作者:目前已经前往过全球500+城市,并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和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以及斯里兰卡当过国际志愿者,欢迎持续关注,与你分享全世界的吃喝玩乐,喜欢记得点赞评论或分享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